教育部双减“回头看”工作:将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线上、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面排查

Edu指南讯 4月6日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学科类培训防反弹、防变异、防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为巩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成果,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回头看”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全国各地对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压减和转为非营利性的所有线上、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一次全面排查,系统查找问题并坚决整改,切实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

“回头看”工作从当前持续到今年6月,主要抓“七看”。一看培训机构压减,是否存在“假注销、真运营”等情况;二看“营转非”“备改审”,是否存在“名有非营利外壳,实为营利性行为”情况;三看培训收费监管,是否存在机构预收费资金未纳入监管情况;四看隐形变异治理,是否存在以“家政服务”“家庭教育指导”“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培训现象、打“擦边球”等情况;五看材料和人员,是否存在培训内容不合规、从业人员不合格等情况;六看数据信息填报,是否落实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使用要求;七看风险防范,是否建立相关机制。

《通知》强调,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校外培训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深刻领会“回头看”的重大意义,精心组织实施;要压实工作责任,采取县级全面摸排和省市级抽查、暗访相结合方式进行,对发现因不作为而导致隐形变异反弹严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予以严肃问责;要健全长效机制,以“回头看”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校外培训监管长效机制,健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推动日常监管、巡查暗访、违规查处等制度建设,确保“有人管、有人查、有人巡、管得住、管得好”。

 
清理不合理入学门槛:重申“有教无类”

据报道,日前,教育部对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在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登记中,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进一步规范报名信息采集。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计划生育证明、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等无谓证明材料。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不得利用各类App、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

要切实保障每个适龄孩子的平等受教育权,就必须做到“有教无类”,取消不合理的入学门槛,以免为适龄孩子入学制造人为障碍。而且,教育起点公平要强调,教育过程公平同样值得重视,每个学校都要平等对待每个入学学生,不能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职务情况而区别对待。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但从现实来看,各地均不同程度存在设置入学门槛的情况,提出“五证”“六证”要求,比如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证明、适龄儿童父母或监护人有效居(暂)住证、户籍所在地办理的无违法生育证明等。办理并凑齐这些证件,不仅为受教育学生的家庭增加了不少负担,而且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将一些适龄孩子挡在校门外的结果。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清理不合理、不必要的证明材料,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收集这些信息,本是为了让教育部门及学校据此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帮扶,然而现实却演变为一些学校老师掌握学生基本信息后“看人下菜碟”“嫌贫爱富”,引发家长对此类信息收集行为的质疑。若学校和老师对这些家庭基本信息不了解,又有可能导致教育和学生管理的疏忽,比如对贫困家庭孩子没能实施及时帮扶等。因此,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是不是要收集、掌握学生家庭信息,而在于怎么使用这些信息、服务的目的以及家长能否实施有效监督。

就此而言,做到“有教无类”,给孩子公平的教育起点和平等的教育过程体验,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和教育家办学理念的回归。推动义务教育资源保障机制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营造教育家办学的环境,让每个孩子能上学,更能上好学,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教育部成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组委会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将在天津举办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近期,教育部成立了由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委员的大会组织委员会。

此次大会为中国政府首次主办的国际性职业教育会议。大会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设若干平行论坛、高级别会议,广泛邀请各国教育主管部门、国际组织、国际行业组织以及国内外知名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职业院校代表参加。

大会将聚焦“后疫情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新变化、新方式、新技能”这一主题,围绕数字化赋能、绿色技能、产教融合、技能与减贫、促进公平、终身学习等议题,分享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和成果,研讨后疫情时代对职业教育理念、方式、内容等方面的影响,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全球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主要任务。

大会同期还将举办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博览会,发起成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

教育部将以“增进交流、深化合作、创新发展”为原则,每两年举办一次大会,逐步将大会打造成职业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机制性会议,推动全球职业教育互学互鉴、共商共享,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五部门印发意见:加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

近日,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加强高校用以认定学分的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工作。职业教育以及高校举办的学历继续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参照实施。

《意见》要求,高校要切实履行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责任,要制定本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办法,规范课程选用、教学、评价、督导和学分认定等管理制度,将在线开放课程纳入日常教学管理,做到线上与线下课程同管理、同要求。不得选用内容陈旧、服务质量差的在线开放课程。不得将在线开放课程考试完全交由在线课程平台等第三方负责。

对于《意见》的规范对象和适用范围,《意见》明确,文件规范对象主要是高校、教师、学生及在线开放课程平台。适用范围为普通高等学校,含普通本科高校、职业教育以及高校举办的学历继续教育用以认定学分的在线开放课程。

《意见》提出,高校学生应当按照其所在学校选课要求,通过教务系统选修在线开放课程,签署在线学习诚信承诺书,遵守课程学习纪律和考试纪律。严禁出借个人学习账号给他人使用,严禁通过非法软件或委托第三方提供的人工或技术服务等方式获取学习记录和考试成绩的“刷课”“替课”“刷考”“替考”行为,严禁以任何形式传播课程考试内容及答案。

《意见》指出,提供学分课程的平台必须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履行安全保护义务,平台安全保护等级不应低于第三级。严格执行在线开放课程上线基本规范,未经高校审查并正式推荐的课程不得受理,达不到基本规范要求的课程不得上线。强化学习过程监控,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依法依规对身份认证、课程内容、讨论记录、学习数据实施监控,有效识别“刷课”“替课”“刷考”“替考”行为。

《意见》要求,要健全课程平台监管制度,建立课程学习过程监管机制和课程平台“黑白名单”制度,同时还将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四平台齐上线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日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一期项目包括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搜索“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可以找到各项目平台。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国家教育公共服务的一个综合集成平台,具有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教育创新等功能,是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缩小数字鸿沟、推动教育服务共同富裕的有效支撑,是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迈出的重要一步。面对“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教学需求,这些智慧教育平台有哪些内容,平台资源建设进展如何?日前,教育部举行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服务“停课不停学”

3月1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运行。3月1日至25日,累计浏览总量达7.2亿,日均浏览量2888万以上。平台不仅覆盖了全国各省区市用户,还包括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

在原有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两个资源版块的基础上,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新增了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和教改实践经验等版块,共有36个二级栏目。现有资源总量达28052条,新增资源17300条。其中,平台的课程教学资源目前上线19个版本、452册教材的19508课时资源。

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更自主的“技术技能学习中心”

新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对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字化转型升级,有助于职业教育加大数据分析应用的力度、深度和效度,实现个性化、精准化资源信息的智能推荐和服务,为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及时、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逐步形成“数治职教”治理新模式。

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有四个版块:“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服务学习者,让其享有优质便捷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提高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使用效率;“教材资源中心”,服务职业教育教材开发、选用、监管和评价等需要;“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服务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技能鉴定和竞赛考试等应用需要;“教师服务中心”,服务职业教育干部职工培训内容优化、培训质量提升。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分三期建设。3月28日上线的是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6月底完成其他各中心的开发和上线。截至目前,平台已有教师自建课程超17.8万门,为“大规模个性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可能。

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实现“一站搜索全网好课”

教育部实施“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打造并推出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旨在解决各类学习者在使用中遇到的资源分散、数据不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实现全国高等教育在线资源的便捷获取、高效运用、智能服务,为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首批上线的2万门课程是从1800所高校建设的5万门课程中精选的优质课程,课程覆盖了13个学科92个专业类,让更多的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走进各大学的网上课堂。首批上线课程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院士学者课程。智慧高教平台链接了“爱课程”和“学堂在线”两个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向世界提供900余门多语种课程。

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打造24小时365天“互联网+就业”服务

在原有教育部新职业网和24365智慧就业平台基础上,全新升级建成的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通过打造24小时365天“全时化、智能化”平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优质的“互联网+就业”服务。

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已汇聚比较丰富的就业资源。面向2022届毕业生,汇集了380余万个岗位信息。平台正在举办“2022年邮政快递业网络招聘”“24365校园招聘服务-陕西专场”等五场招聘会。已上线“互联网+就业指导”直播课91期,涵盖就业形势与政策、行业分析、求职技巧等内容。平台还上线了“宏志助航”系列就业指导培训课程资源118个,提供44项职业测评、125个职业百科和578个职业案例。

其他阅读

2021年北京人口负增长,成都杭州增量最大;北京禁学科培训材料超标准;远程境外学历学位证书不被认证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需多方联动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退市可能性下降,科技巨头中概股在美股价反弹,教培股同涨

教育部:鼓励学校每天开设体育课,健全体育竞赛和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终身锻炼习惯

教育部2422节部级精品课将上线;广东鼓励中小学每天上体育课;85%受访青年睡前刷手机

广东:高中体育不合格原则上不能毕业;两会舆情热度前二:双减、职业教育;人社部严查山寨职业证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