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擅长作出逻辑决策吗?

心理学家尼基·海斯Nicky Hayes在《想:你想对了什么,想错了什么》一书中,给了一个否定的答案。

她认为,人类在决策过程中有非逻辑倾向。作为社会性动物进化而来的我们,习惯于在小群体中做出个人决策,而当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在更广泛的领域内进行逻辑思考时,这并非人类所擅长。实际上,当我们在思考时,我们的大脑倾向于走捷径,选择看似合适的选项,而非最佳选项。情绪、问题陈述方式和社会脚本,也影响我们的决策。 现代尽管 AI 能进行逻辑决策,但这些决策可能不符合人类需求,因为它们忽略了人类情感和个人特定背景。 

最近Edu指南和这位心理学家聊了聊上述关于我们如何决策,决策过程如何被影响的话题。此外 Nicky 还分享了更多有益于我们思考、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和视角。

以下,enjoy:

Edu指南: 当我们思考时,有很多捷径,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这意味着什么,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决策的?

Nicky: 问题在于我们的思考出了什么偏差。我们需要理解的是,我们是在社会群体中进化的动物,在村庄和城镇等等。在很多方面,现代社会是最近的。所以直到最近,我们所做的决定都是关于人、工作或做事,但它们是个人决定,主要受到我们认识的人影响。例如大约250人在一个典型的村庄里,我们做出的决定,是基于这样的人群规模决定。在现代社会,人们会做出投资决策、商业决策、计算机决策,各种各样的事情,他们更注重逻辑。

但这我们并不擅长逻辑思考。尽管教育教导我们逻辑是做事的最佳方式,但当我们真正做决策时,它并不总是如此,这意味着我们会做出完全不同或错误的决策。有时候它们是错的。例如我们不太擅长计算赔率。有时候它只是捷径的选择。例如在令人满意的事情,如果给计算机处理,它会面临很多选择,它会查看所有选择并决定哪个是最好的。而人类通常会选择似乎符合所有标准的第一选择,并认为那是令人满意的事情。一旦我们满足了所有的基本条件,那就足够了,我们就不会费心去寻找其他选择了。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不合逻辑的,但这是非常人性化的。

我们也受到问题陈述方式的影响。人们会倾向避免感觉更糟的那个。我们选择感觉更好的那个。但事实是一样的,只是我们的感受不同了。

Edu指南:正如你所说,有时候我们不擅长逻辑思考,我们会对叙述进行选择性关注,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无法作出完全理性的思考?

Nicky: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完全符合逻辑的思考。现在我们有很棒的技术,你可以看到AI正在被人们使用,以计算机的方式解决问题,做最符合理性逻辑的决策。但这些决策,其实不一定是最符合人类需求的。

例如你想搬家,对你来说最好的决定,不仅仅是经济决策,不仅仅是完全可以量化的理性因素。而对人类来说,还有很多关于其他事情的影响。关于社交的,你会那里能否和你的朋友在一起,你在那里对工作的影响,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个人事情会影响最好的决定。它们不是计算机可以封装的东西,因为计算机并不以这种方式了解你个人。我的意思是,科技公司例如谷歌收集了大量的个人数据,但它仍然不能预测你想要什么,也不知道你的意图、你的感受或情绪。它只是知道你的购买力。

Edu指南: 你提到一个心理学概念“模式”,这个概念在我们认识新事物及做决策有直接影响。我们怎样理解“模式”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理解事物?

Nicky:模式是我们存储我们拥有信息的方式。一个日常生活的例子是,如果你去一个市集,寻找咖啡馆或市场。你会选择你喜欢去的地方,你大脑搜索的市集的信息不仅仅是客观认知的。不仅仅是一个在这个位置、销售这些东西的市场。这也包含其他事情。例如你对这个时机的印象,那里是否有社交事物,你可能在那里遇到的人,你可能相处融洽的摊主。那里的气味,声音,各种与你的记忆有关的东西,这是你对那个市集里所有物理东西与感受的看法。

它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或一组信息。这也包括你的经验、想法和意图。这就是模式。我们用它来描述我们思考时发生的事情。它也使我们能够遇到新事物并理解它们。

我们也有不同种类的模式。最常用的,我们最能理解的模式之一,是社会脚本的概念。这也是一种模式,当我们要去做某事时,如果你去地铁,你有一个脚本,有一种你必须表现或执行的方式。它告诉你做事的顺序。 

Edu指南: 你认为情绪因素会影响我们思考某事吗?当我们做出决定时,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种情绪。

Nicky:我们确实倾向于选择让我们感觉更好的选择。但有时候人们可以选择一种更困难或更痛苦的做事方式,因为他们觉得最终会有回报。我的意思是,看看运动员训练芭蕾舞者的方式,他们在做事方面经常经历相当多的痛苦。他们选择了一种更艰苦、更困难的做事方式,以获得最终的回报,这些回报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我花了一些时间观看奥运会和令人惊叹的中国跳水运动员。他们非常令人惊叹。那些人接受的艰苦培训并不是为了简单的选择,也不是为了情感愉悦的选择。这是为了未来的长期回报,这是有目标的,但不仅仅是情感上的。 

Edu指南: 这是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的区别。人们有时会感到不那么愉快,但他们仍然进行培训、学习或工作,以足够的努力来实现他们想要的目标。 

Nicky:这也是 AI 和人的另一个区别。因为 AI 会看眼前和过去的情况,而人类也会考虑未来。这是一个驱动我们思考、意图和动机以及我们希望未来事情如何发展的因素。任何想要接受基础教育以外的教育的人都会考虑到这一点。他们会展望他们的未来,他们正在这样做,他们现在可能不太喜欢,但他们知道这将在未来得到回报。所以这是延迟奖励。我们可以运用我们的想象力、我们对社会的了解、我们对经济的认识以及所有这些东西,去制定我们的意图。这和我们的动机,驱使我们的东西,都是思考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使用“模式”的想法而不仅仅是单个概念的想法,因为当你在思考时,你不仅仅是在思考眼前的事情,远不止如此。

Edu指南:在学校工作中,如果心情好,更快乐,人们可能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这是如何发生的?

Nicky: 一般来看,当我们感到快乐和放松时,我们更能接受新信息。如果我们感到紧张和有压力,我们会自动倾向于在心理上关闭一点。我们不想承受一大堆新东西的到来,因为这让我们更加紧张。所以我们不是很愿意接受新的想法,而是选择忽略它们。我认为这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你想学习新东西,你可以背下来。我的意思是,有些学习你必须熟记于心,但很多学习更多的是关于理解事物。为此,你必须能够退后一步,接受它并思考它的意义,当你处于放松、平静的状态时,你比紧张、焦虑或害怕时更有可能这样做。

Edu指南: 如果一些人相信自己,那么他们更有可能实现某些事情或完成某些事情。你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这种信念吗?

Nicky: 绝对的。自我效能,可以使我们有效地做事。我们过去只是谈论自信,说人们更自信之类的话。有些人在某些领域很有信心,在其他方面真的一点也不自信。你知道,有时候他们会显得外向和善于交际,例如和他们的朋友在一起时,而在其他情况下,他们会非常害羞和紧张。这取决于特定情况,取决于很多事情。而自我效能实际上可以分解这一点。自我效能感是关于你是否觉得在某种情况下能够有效地行动。

我在书中谈到了数学问题的例子,那些相信他们可以学习数学的孩子,即使他们不是很好,即使他们没有太多的能力,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学习它的事实——意味着他们不断尝试,直到他们做对为止,直到他们学会为止。而有些孩子一开始就认为,哦,我不会做数学。所以他们甚至不尝试。因为他们甚至不去尝试,它就变成了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因为他们不去尝试,所以他们不去学习。这最终让人信服,他们不会做数学。所以这都是一个闭环。

但是,那些相信如果他们愿意,他们可以学习的人,他们付出了努力,它可以是任何东西。它可以是各种事情,可以是木工,可以是手工艺品,可以是成功的金融家,可以是媒体名人。这是关于卡罗尔·沃克所说的成长型思维,即相信你的大脑可以成长、发展和扩展情。我想这是心理学家一直试图传达的信息,至少70或80年,也许100年了。人类是地球上适应性最强的动物。(与其他动物相比)我们有巨大的大脑,我们可以适应,我们可以学习,我们可以做新的事情。我们不仅仅能修复我们所拥有的,即使是最严格的行为遗传学家也认可——你的行为可以改变。你能利用你的基因能力来发展自己,它赋予你潜力,然后由你来开发这种潜力,适应、学习、改变并做你擅长的事情。 

Edu指南: 如果我们已经为某件事或某个人设定了特定印象,为什么即使下一次或以后多次重遇,也很难改变这些印象?

Nicky: 原因之一是,我们倾向于忽略或驳回任何与之相矛盾的信息。如果你有一个你真的不喜欢的人,也许他是个好人,你仍然会寻找能证实你对他已有印象的事情。所以你不知道更客观的事实。我认为我们从心理学中学到的一件事是,每个人做事情都有自己的原因,没有多少人真的很坏。大多数人只是以自己的方式和理解继续他们的生活。所以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你保持开放的心态,这样你就不会做出固执的判断。 

Edu指南: 你认为现在我们学习知识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了,还是更单一了? 

Nicky: 我认为我们会越来越多元化。我们可以看到30岁、40岁以下的一代,比年长的一代更擅长在不同来源的信息之间分配注意力,通常而言年长一代被教导一次只关注一件事。我认为这是相当大的区别。人类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变化。而分心是现代社会的需求。年轻人能够很好地应对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我谈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即专注和流畅的心理状态,当你像运动员那样真正进入心流状态那样时,这是非常有回报的。但我认为这是一项独立的技能,不一定受到注意力多样化的影响。我非常有信心,如果他们处于正确的情况下,许多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也可以以非常严肃的方式进入某件事情,人们使用大脑的不同方式。 

Edu指南: 如果想要更好的生活,幸福的生活,你会给什么建议?

Nicky: 对你身边的人和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寻找好的一面,我认为,如果你有意识地保持关注积极事物,你会自动更快乐。所以要刻意寻找它们。尝试找到它们,即使表面上发生了不好的事情,通常它们也有积极的一面。

其他阅读

和高校教授聊聊:人工智能如何变革我们的工作与教育 | Edu指南专访

8 款出色的 AI 数学工具

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 8 类工作

人工智能真的会鼓励学生作弊吗?

为什么人工智能机器人不太可能取代人类教师 ?

人工智能对计算机科学教育的影响

观点:人工智能为什么不会“解决”教育问题?

“人工智能无法取代教学,但可以让教学变得更好 ”

新东方2024财年业绩:营收创新高超双减前,达43亿美元;新教育业务最新财季增幅超50%

2024上半年回顾:头部教育公司保持两位数增长,素质教育、AI 智能硬件新品最活跃

2024上半年回顾:教育智能硬件,AI大模型驱动,学习机、词典笔软硬件迭代更新…

2024上半年回顾:素质教育探索新业务,启蒙、阅读、博物馆、国际游学成关键词…

2024上半年回顾:成人学习二级市场,头部公司增长显乏力

2024上半年回顾:智慧教育,AI加持,加速创新落地

人工智能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

30 款让教师工作更轻松的 AI 工具

新东方、好未来、高途最新财季:营收增幅显著,海外备考、非学科辅导推动增长

生成式 AI 在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

AI 在教育中的优势与风险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 8 项示例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 43 种用途

2024 年 10 款人工智能教育工具(学生和教师版)

10 款教育 AI 工具用例

和神经科学家聊聊:究竟是什么让人们快乐?| Edu指南专访

和沟通专家聊聊:好好说话,有哪些简单方法?| Edu指南专访

和领导力专家聊聊:出色领导者有怎样的思维模式?| Edu指南专访

和《你想过怎样的一生》作者聊聊:0~100岁的故事,重要的一课是什么 | 专访

和心理学教授聊聊:积极思维是一种可以练习的技能 | Edu指南专访

教育头部公司2024年有哪些业务看点 | 年度展望

2024年教育硬件赛道4大看点 | 年度展望

和斯坦福商学院“人际互动之父”聊聊:孤独社会,如何与他人建立深度关系 | Edu指南专访

素质教育2024开年展望:STEM走向差异化竞争;阅读、语言素养数字化加速

成人学习赛道2024关键词:市值修复、AI、全球化与全兴趣学习 | 开年展望

和高管教练聊聊:新的一年,如何制定目标?|  Edu指南专访

Coursera2023财年:收入6.4亿美元,增长21%;引入GenAI新课程,推出GenAI学院

和《优秀的绵羊》作家聊聊:当下精英大学的问题与信心的重建  | Edu指南专访

好未来2024财年Q3:收入3.7亿美元,增长61%;经营现金净流入2.5亿美元,增幅158%

新东方2024财年上半年:收入19.7亿美元,增长42%;东方甄选收入3.9亿美元,增长34%

和《睡眠革命》作者聊聊:睡眠教练如何帮助顶尖运动员达到最佳表现 | 专访

可汗学院创始人:“我们正处于利用AI实现教育史上最大变革的风口浪尖”

大模型加持,教育智能硬件创新不断、单品GMV数倍增长 | 2023年度回顾

2023年度回顾:头部教育公司各自形成新版图

素质教育2023年度回顾:线上线下齐推进,科技素养、游学研学、阅读成热门品类

成人学习2023年度回顾:留学、考研、公考品类驱动增长;VR、AI学习平台获高额投资

从线上到线下:印度技能提升公司竞相创办“新时代大学”,转变教育科技模式

专访Uolo创始人:印度中产以上家庭倾向选择K12私立学校,EdTech产品当前只覆盖2%学生

ChatGPT 已进入课堂:LLM 如何改变教育

新东方30周年:“轻舟已过万重山”,重回市值百亿美元

知乎2023财年Q3业绩:收入10.2亿元,增长12%;职业培训收入1.4亿元,增长86%

高途2023财年Q3业绩:营收7.9亿元,增长30%;净亏损额5766万元,同比收窄6%

抖音双11:小猿硬件跻身3C数码Top10,学而思图书教育领先,泡泡玛特位居玩具乐器榜首

Edtech创始人从融资1700万美元到关闭的7条经验教训

增强数字化课堂的 10 个教育科技工具

Edtech+AI:正在发生什么以及下一步可以做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Edu指南”,作者:Edu指南, 经授权发布。

发表评论